

销售电话:18822807658
售后服务:0755-36958123
销售传真:0755-28159698
公司邮箱:weinixun@126.com
办公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白花社区第一工业区一号路洽丰工业园厂房A座三层

固态照明具备的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下,为LED或照明厂商用于说服消费者放弃传统照明,改采固态照明的卖点。许多LED厂商也宣称其照明产品的优越性与接单状况之良好。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固态照明灯具与传统灯具在价格上毕竟仍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简而言之,笔者推测固态照明市场至少也要在4、5年之后,其价格与性能的总合评价才有可能与传统灯具相提并论,并在照明市场真正具有一席之地。
所谓的固态照明是指其发光部位为固体(与日光灯的气体发光不同),故LED与OLED(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均属固态照明光源。OLED虽然商品化脚步较LED为慢,但发光均匀性、与量产性是其优势所在,在回顾固态照明之技术进展时,并不应该轻视OLED的技术发展进度。
LED技术进展
回顾各LED与OLED大厂在过去一年内的技术进展。首先来看LED龙头厂商日亚化学的进展。日亚于2007年9月时发表了其新型LED,该实验型产品在顺向电流为350mA的条件下,光通量可达145lm,发光效率约为134lm/W,芯片的大小为
而此新产品亦是使用蓝光LED搭配YAG荧光粉而发出白光,而发光效率得以提升的的主要因素为蓝光LED的效率有进步,该蓝光LED在If=350mA与
除了白光LED外,日亚也发表了新型的蓝光与绿光LED,两款芯片的大小皆为
第二大厂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也于2007年9月时发表了其新型的绿光led产品,该芯片大小为
而目前市面上的高功率芯片主要提供者Cree,也在2007年9月时发布了其研究成果,其新型实验品为一LED数组(Array),由复数芯片所组合而成,其操作电流大小为350mA,总消耗功率将近8W,发光效率可达88~95 lm/W。该公司于2006年7月时所发表的LED数组之发光效率则为79 lm/W,显示一年内LED发光效率提升了11%~20%。
此外,Cree也于同时发表了两款新型高功率白光LED的研发成果,其中一项产品可承受高达
在高功率LED封装技方面被认为有独到之处的Philips Lumileds则是于2007年1月时宣称其高功率白光LED之发光效率已达115 lm/W(在驱动电流为350mA的情况下)。同年11月时则发表了其新型量产化商品Luxeon K2,可承受
除了在发光效率与可承受之驱动电流上下功夫外,Lumileds也针对LED照明商品化的一大问题—LED的均匀性,进行改善,于2007年8月时发表了Lumiramic技术,该技术可将LED的色温范围减低为原本的1/4,可减少各个LED间色温不均的现象(参照图1)。
Lumileds也订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参照表1),目前LED的内部量子效率仍是其发光效率能否提升的重要关键,特别是在高驱动电流下所发生的Droop现象,更是LED能否跨入主流照明应用的一大课题。Lumileds虽提出其对Droop现象的解释及其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但仍有许多专家并不同意Lumileds所提出的理论,加上亦有厂商表示,他们曾测试过Lumileds的产品,并亲自试验过Lumileds所提出的解决方案,Droop现象不能说没有获得改善,但效果并不如Lumileds所宣称的那么良好,故Droop的成因、机构与解决方案目前仍有争议。
表1 Lumileds之高功率LED发展规划
OLED 技术进展
图2为OLED近9年来之技术发展情况,2006年8月时,UDC公布其白光OLED之外部量子效率可达30%,且在850nits的辉度下,其发光效率可达30lm/W,CRI则为70。同年6月时,Eastman Kodak则公布了发光效率达64lm/W的白光OLED(辉度为1,000nits,宣称寿命(t50)可达一万小时),该公司也于2007年6月时,开发出光取出效率达46%的白光OLED。UDC亦于同年9月时开发出辉度高达3,000nits的6吋OLED面板,较现有的荧光灯产品辉度更高。
图2 OLED技术发展进程
而近OSRAM Opto亦于2008年3月时发表了其新研究成果,其新型实验产品之发光效率可达46 lm/W,且在初始辉度为1000nits的情况下,寿命可达5,000小时。该公司并预期在2009年3月时,可进一步达成以10W以下之电力产生500 lm以上之光通量的目标。
该研究是OSRAM Opto在德国教育研究部(Ministry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BMBF)所推动的OPAL(Organic Phosphoresce Diodes for Applications on the Lighting Market)计划下之「500 lm Multi-OLED Module」子计划的成果之一。该计划的相关参与研究机构也包括了Darmstadt、Braunschweig、Augsburg、IPMS与Siemens等知名大学与公司,显示德国产、官、学界间的巧妙合作与对OLED研究发展之重视。
LED及OLED各有胜出
就LED与OLED两者而言,LED在省电效能与体积大小上具有优势,而OLED则是在发光均匀性与设计弹性上较占便宜,故两者在未来的照明市场上交锋结果,目前实难预料。故仅将目前两者之新技术进展整理于表2,以供参考。
表2 固态照明新技术进展
全球照明市场概况
全球的照明市场约在700~800亿美元之间,请参照图3、4,如以地区分,大的市场为美国与欧洲,两者约占全球近60%的市场,其它新兴国家如中国与印度对照明灯具的需求亦快速上升中。而白炽灯由于价格便宜、演色性高与色温低,较为欧美民众所接受。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我国大陆地区于2005年共出口了各类白炽灯共99亿个,而每年全球照明用白炽灯之需求量估计超过200亿个,以印度为例,印度每年对灯泡的需求约在6亿5千万左右,其中白炽灯即占了6亿4千万,显见价格平易近人的白炽灯需求量依然十分庞大,但白炽灯单价极低,以我国大陆的统计资料而言,一般照明用白炽灯的出口单价仅0.9美元。
图3 全球一般照明市场(应用别)
图4 全球一般照明市场(产品别)
如就光源的种类做区分,由于无法取得全球市场情况,以对省电灯泡接受程度较高的日本市场为例,图5为富士经济对日本的照明市场所做的预测,显示目前兼具高效能与合理价格的荧光灯即将取代白炽灯,成为照明市场的主流。
图5 日本节能照明的渗透率
就全球市场的情况而言,近来由于白炽灯泡效率太差,已有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等数国政府决定逐步禁止使用白炽灯,未来加入的国家相信会快速增加。过去欧美消费者较喜爱可发出暖光的白炽灯具,但由于政府强力主导禁用白炽灯,加上荧光灯制造商目前也已开发出可发出暖光的节能灯具,相信可望加速荧光灯取代白炽灯的时程。
商品发展动向
Toshiba于2007年11月时即已开发出可取代60W白炽灯的led灯泡,名为「E-CORE60」,该产品使用6颗LED,可发出390 lm之光通量,与一般60W之白炽灯(约380 lm)相近,但总消耗功率仅7.8W,为白炽灯的13%。其寿命(t70)则为20,000小时,寿命约为一般白炽灯泡的10倍。
而目前高功率LED的发光效率约可达80~90 lm/W,但实际使用时由于温度的上升以及电路设计上的损失都会降低实际发光效率,就目前技术而言,终的灯具整体发光效率约为LED发光效率的一半(参见图6)。
图6 LED灯具效率损失分析
- 上一篇: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研发现状
- 下一篇:东莞台商选择LED产业谋发展